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隨機致富的傻瓜(三)

   買賣證券比煎蛋容易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 大師真的是大師?

  據說在台股狂飇年代,一位不懂股票為何物的家庭主婦聽說股票很好賺,準備下場試試手氣。當時的新聞每天播報省屬三商銀表現如何強勢,這位媽媽也不知道三商銀指的是一銀、華銀、彰銀三家銀行,到證券公司竟然買到三商行這家百貨公司。更奇妙的是,最後也大賺出場。

  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都需要嚴格的訓練,只有買賣證券比煎蛋容易。股市不是漲就是跌,如果有一萬個完全不懂投資的人進場,每個人用不同的策略胡亂買賣。假設年底結算虧損的人便出場,五年後會有313位連續五年都獲利的投資達人產生,十年後會有十位創造不敗神話的英雄出線。不管這些投資達人的策略有多離譜,都會成為市場吹捧的對象。

  如果認為因稅負或知識差異的因素,無知投資者的勝率不可能達到50%。這很有可能,但即使勝率只有45%,五年後仍有184位投資達人產生,十年後仍有3位不敗英雄出線。所以,遇到股神不必驚訝,只要期初投入的人夠多,最後產生的股神也會等比例增加。每個人都認為成功全憑實力,在失敗時才會認為是機運不佳所造成。我們喜歡用歷史來判斷未來,但在投資領域,過去是否賺到錢既無意義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的交易風格。

 

存活者偏差

  有一種詐術就是利用上述存活者偏差的原理,騙子隨機挑出一萬個目標,一半發出看漲信息,另一半則看跌。一個月後,正確的一半再如法發出預測信,直到名單剩約500人。這時他會邀你投資某個基金,約有200人會上當拿積蓄出來投資,結果當然是肉包子打狗。

  學者研究發現,目前市面上成功的投資法則,也有存活者偏差的問題。只要純靠機運,也會有某些莫明奇妙的法則打遍天下無敵手。分析師在挑選股票時也會陷入相同困境,因為在一個成長的市場裡,只要純靠運氣,至少1/8的公司可以連續三年業績成長,成為分析師注目的焦點。

 

    時勢造英雄

 沙堆效應

  用沙子堆沙堆,最後一定會有一粒沙破壞了結構,讓沙堆垮下來。最後一粒沙子並沒有什麼特別,卻產生巨大的影響。相同的,有時候生活上一點小小的優勢,卻能帶來驚人的報酬。

  生活上現存的東西不一定都是最好的,最紅的主持人不一定最會主持,他們可能只是機運好而捉住了竄紅的時機。電腦鍵盤字母的排列並不是效率最好的排法,之所以採用這種設計是因為早期機械式打字機色帶容易卡死,所以設計這種順序以避免色帶卡死。後來文字處理走向數位化,有人曾設計更有效率的鍵盤,卻都失敗了,因為使用者已經習慣舊的設計。

 

路徑依賴

  事情的發展都是以前段結果為基礎,這稱為路徑依賴。一位明星因為在香港暴紅,所以在台灣、大陸也受到重視;你之所以用微軟的軟體,是因為其他人都使用,而不是微軟的軟體最好用。資訊傳播的發達,使人們的觀點、品味趨於一致,導致贏家幾乎可以掌控所有的顧客。羅伯特菲力普在「贏家通吃的社會」這本書裡對這種現象有詳細的解釋。

  古典經濟學認為經過競爭,好的產品終將出頭,實際情況是商品在競爭進化的過程,受許多隨機事件影響,在競爭中敗北的不一定是較差的商品,存活下來的,也不一定是最好的。。

 

   我們不懂機率

  人類並不擅長處理機率問題,美國著明的辛普森殺妻案,辯方律師強調虐待妻子的男人,只有10%會殺害她們。這個論點竟然沒有遭到攻擊,其實真實的現象應該是:丈夫謀殺妻子的案子中,以前也曾遭丈夫歐打的比率高達50%。

  如果某種疾病有5%的概率產生誤報,全部人口有千分之一的概率罹患這種疾病,則某個病患檢測結果呈現陽性,則這位患者染病的機率有多高?答案不是95%,而是2%。因為一千人當中有一位染病,剩下的999個健康的人檢驗後會有50人呈現陽性,因此呈陽性且染病的機率是1/51,約2%。

 

感覺往往是錯的

  感覺和真實情況往往有差別,另一個人和你的生日同一天的機率是365分之一,但一個有23人的房間,其中有兩人生日同一天的機率有多高?剛看到問題感覺機率應該不高,但實際計算會發現機率竟然接近50%。

  一位財經專家在電視上發表謬論:「美國人平均可活到73歲,因此如果你是68歲,還可以活5年,應該好好規劃未來5年的投資。」如果這種論點成立,那也可以說:「手術死亡率是1%,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9位病人手術成功,所以第100位一定會死亡。」這實在太荒謬了。平均壽命是包括在68歲以前死亡的人一起平均,所以如果計算高於68歲者的平均壽命,由於少了那些活不到68歲的人,平均壽命一定會更高。

  我們不止經常誤解事情發生的機率,也常錯誤推論因果關係。一位股市分析師預測股價走向時表示:「一週後均線將開始扣抵低價區,到時候均線就會反轉向上,股價會將開始上漲。」這種說法把均線走向當成因,股價趨勢當成果,邏輯完全錯亂,但卻沒有人表示懷疑。

 

平均值不重要

  在投資領域中,平均值的重要性不如波動幅度。例如外出旅行時,若某地的預期溫度是20度,上下變動是5度,和另一地同樣預期溫度20度,但上下變動為20度,情況完全不同。準備衣物時,溫度期望值是多少不重要,重要的是高低溫差是多少,在投資上道理一樣。在市場上打滾的資金,有很大比例是投機資金,這類資金必然設有停損點,一旦價格觸及停損點會馬上平倉出場,日後雖然又漲了一倍,已經沒有任何意義。所以分析金融商品,波動幅度必然重於平均價格。

 

    最後的叮嚀

  面對投資領域的隨機性,作者最後提醒我們兩件事:首先,必須了解自己不夠聰明、不夠堅強,也不必奢望有能力對抗自己的情緒反應。所以,為了避免情緒被撩撥,戒掉接觸新聞媒體的慾望,才能明哲保身。

  其次,這世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,只要有新證據,看法就應該立刻改變。不過,要這麼做不容易,因為我們被教育應該忠於自己的意見,否則便是背信棄義之人。以政治上而言,真正理性的政治人物一定會因為新事證而改變立場,如果他忠於自己的良知,他便須改變之前支持的政策,甚至改投其他理念相同的政黨,不過,如果他這麼做會變成忘恩負義、變節的叛徒,從此在政壇失去地位。

  幸好投資領域不必爭取他人的支持,只須克服自己的情緒。貝比奇是一位優秀的交易員,他的信念完全不受路徑依賴的束縛,他可能突然買進幾個小時前才強烈斷定會下跌的商品。索羅斯同樣能在彈指間推翻之前的看法,甚至到處告訴別人他很容易犯錯。真正的投機者完全不受過去行為的約束,也不受新聞媒體左右,每天都是一張白紙。

 

隨機致富的傻瓜(三)

投資圖書館

 

arrow
arrow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