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常潛力股書摘(二)

  第八章投資十戒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    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一、不買創業階段的公司

  已經營運的老公司即使規模不大,但所有功能都已經上軌道。相對的,處創業期的公司,投資人只能看到營運藍圖,一切都未經實戰測試,失敗機率很高,不適合投資。但專業的創投基金可以在創業階段給新公司適當的指導,協助新公司步上軌道,便適合投資這類公司。

 二、交易量要夠大

  買進股票前應先確定,一旦賣出訊號出現時,市場有足夠的交易量能讓你立刻脫手。

 

三、不受行銷手法影響買賣決策

  公司發行的年報等刊物,往往刻意塑造迷人的形象,很多投資人會因此而受影響,這和看到迷人的廣告後決定買進商品一樣不理性。公司的宣傳往往只強調美好的一面,很少平衡報告經營上面臨的困境,參考性不足。

 四、高本益比不表示已經反應未來的成長

  假設ABC公司,三十年來持續推出新產品,營收不斷成長,本益比是道瓊的二倍,公司預測未來五年的盈餘將增加二倍。許多投資人會誤認,公司的高本益比已經完全反映未來五年的成長。其實這家公司三十年來本益比一直是其它公司的兩倍,為什麼五年後的本益比不能是其他公司的二倍?重要的是一家公司未來的展望,如果成長可以持續,看似過高的價格,有時反而非常便宜。

 五、不要在買賣價格上錙銖必較

  有些投資人為了些微的價差而刻意在買賣時低掛一兩檔,有時就因貪小便宜而錯失了機會。如果選的不是潛力股,那根本就不應買進;如果是潛力股,和未來的報酬相比,眼前的些微價差對長期報酬率根本沒有影響。

 六、不要過度分散投資

  分散投資的觀念被過度強調,以致投資人買進太多瞭解不深的公司。隨便買進股票,比沒有分散投資還要危險。其實有些公司本身的產品或客戶已經有分散的效果,只有受景氣循環嚴重影響的股票,才需要用較高的分散投資來平衡風險。

  費雪將股票分成三類:根基穩固的大型成長股、風險較高的年輕成長公司、介於中間的中型企業。像杜邦、IBM等大型成長股每家投資金額不應超過資金的20%,而且公司之間的產品線不能重疊;中型績優公司每一家可動用10%左右的資金;至於每家小型成長股只能佔5%的資金比重。

  其實重要的是有沒有找到潛力股,而不是如何分配資金。投資清單太長表示對所選的公司並沒有把握,也很難深入瞭解公司。只有最好的股票才買,在投資領域裡,多不見得就是好。

 七、不要擔心戰爭的陰影

  戰爭的憂慮往往會扭曲對經濟的評估。二十世紀每回發生大規模戰爭,股票市場都會應聲下挫,但在戰爭塵埃落定後,股價幾乎都比戰前還高。此外,許多可能演變成大規模戰爭的國際危機,每回股價都是先在戰爭的陰影中重挫,在戰爭的憂慮消散後強勁反彈。

  為什麼會這樣?戰爭會使政府的財政赤字擴大、貨幣發行量大增,引發通貨膨脹。股票的報價是以貨幣為基礎,貨幣貶值會讓擁有實質資產的股票上漲,在戰爭時把股票換成現金,是不懂理財之道的做法。聰明人應該在戰爭的陰影來襲股價重挫時,拋棄內心的恐懼勇敢買進。不過要緩緩的買,當戰爭的威脅出現時只小量買進,一旦戰事爆發則加大買進幅度。重點是買進的公司,產品或服務必須在戰時仍有需求。

 八、不要被過去的統計數字控制

  許多投資人往往將過去的統計數字當成瑰寶,例如股票前幾年的價格資料便被過度重視。當股價停留在某個價位或區間愈久,投資人愈容易錯把這個價位當成股票的真正價值。一旦市場的評價改變,股價跌落這個區間時,投資人會覺得股價變便宜了而搶進。相反的,一旦股價漲破這個區間,投資人會認定價格已經偏高了而獲利了結。

  這種做法很危險,因為價格是由企業的本質或市場供需所決定,過去的價格有其特殊的背景因素。企業的本質隨時在變,有可能價值已經增加四倍,過去的供需條件也不一樣,所以過去的股價和今天的股價根本沒有任何關係。若將注意力放在過去,反而忽略了企業本質的改變,容易錯失機會。

  只注意過去的價格區間,也會讓投資人將焦點放在「還沒上漲的股票」上,形成所有股票都應上漲相似幅度的錯覺,認為已經上漲的股票不會再漲,還沒上漲的股票應該「補漲」的錯誤概念。

  另一個迷思是以過去五年的每股盈餘,作為買賣的參考。其實重要的不是過去的盈餘,而是未來的展望。許多投資報告喜歡放入歷史資料,因為這種資料鐵定是對的,如果放進對未來的預估資料,日後出錯的機率太高。所以寫報告的人有強烈動機用安全的資料,而不是重要的資料。重視過去的盈餘資料似乎假設,過去發生的事,會無限期的延伸下去。企業隨時在變,即使最傑出的公司也可能有兩三年陷入困頓,若以這些資料來預測未來,很容易誤判。

  不過,這並不表示歷史資料完全無用,而是強調不能誤用。如果瞭解它們只能協助判斷,這些資料就能發揮功能。例如股票歷史的本益比,就可以作為比較的基礎,根據它們衡量未來可能的本益比空間。

 九、買進時機很重要

  如果原先預計20元買進某支潛力股,目標是五年後漲到75元,但股價已經漲到32元,還要追進嗎?由於接下來股價可能往上漲,也可能跌回20元,所以安全的做法是不在特定價格買進,而是在特定時機買入。例如,新產能在試車運轉前一個月會反映在股價上,前述的股票若等到試車前一個月再買,因為接下來上漲的機會比較高,就有機會在接近低點時買進,會比在特定價位買進更安全。

 十、不要隨群眾起舞

  股票市場本質上有誤導投資人的特性,跟隨群眾的步伐,或者受價格波動引發的激動情緒操作,很容易掉入陷阱。股市和服裝潮流一樣,也有流行和狂熱,會扭曲價格和實質價值之間的關係。市場在不同時期,對相同股票的評價會有很大的差別。例如1948年時,許多專家普遍相信經濟將陷入嚴重的蕭條,由於過去兩次大戰後都出現相同情形,所以股市崩盤在所難免,因此企業的獲利能力都遭到忽視。後來景氣在微幅拉回後快速復甦,市場的情緒隨之改變,對股票的評價方式馬上逆轉,股價在幾年內便漲了一倍。

  股票價格之所以起伏不定,受心理因素影響很大。1950年時製藥股和化工股享有同樣的本益比,後來一家製藥公司產品出問題,市場降低了製藥業的本益比。到了1958年,製藥業是少數需求不減反增的產業之一,而化工業則因暫時的產能過剩而遭投資人遺棄,於是市場再度大幅提高製藥業的本益比。

  所以,如果發現某個產業或公司正被金融圈的流行所害,以致價格嚴重低估,千萬不要隨群眾起舞,這是獲得額外報酬的好機會。同樣的,若想買的是當時市場的熱門股最好三思而行。能自外於群眾,獨立思考的投資人,才能創造優異的報酬。

 

  第九章如何找到成長股

如何選擇研究目標

  費雪選擇研究目標的點子有五分之一,是來自企業高階主管或科學家的建議,其餘則是靠各領域的專家提供。至於平面媒體提供的意見,如果報告只提供給少數人閱讀,內容偶爾有用;至於廣泛發行的刊物,則內容幾乎沒有參考性,而且大部分都是重複金融圈已經知道的事情。至於歷史財務報表或營業員口中,也不可能找到有用的投資點子。

 

如何進行分析

  費雪最喜歡用的研究方法是「閒聊」,向相關的企業主管、科學家、供應商、競爭對手或重要的客戶詢問。萬一資料蒐尋有困難,他會放棄這家公司,另外找尋目標。由這裡可以瞭解,費雪之所以成功,和一般人之間的資訊落差是重要關鍵,他肯下功夫蒐尋一般人接觸不到的資訊,見解當然不同。

  好公司的特質就是坦誠,即使問到公司的弱點也會據實以告。不過,如果沒有問起,他們也不會主動告知。企業在接見訪客時,到底要派重要的管理人員,或是不重要的公關人員,主要取決於訪客的知識和能力,至於股權的多寡則不一定是關鍵。因此拜訪公司前,最好先蒐集足夠的資訊,費雪認為至少要取得50%的資訊才能登門拜訪。

  費雪每拜訪2.5家公司,便會投資其中一家。這表示他事先做了大量的篩選工作,只有投資機率很高時,他才會登門訪問。他認為辛勤工作是成功的基礎,成長股的報酬很高,但每星期只花一個晚上,躺在舒服的躺椅上,閱讀經紀人免費贈送的報告,就希望享有如此的報酬,這想法未免太天真。

 

    第二篇 保守型投資人夜夜安枕

  要確保投資的安全有兩種做法,第一種是以保守的方法投資,第二種是選擇保守安全的股票,本篇主要在說明保守安全的股票應具備的特色,包括:管理機能優越、人力素質良好、有護城河保護、在適當的本益比買進。

 

  第一章管理機能良好

生產成本低

  生產成本最低的公司最安全,因為成本比競爭對手低,當對手因不景氣造成的虧損而減產時,低成本公司反而會受益。其次,較高的盈餘能讓企業從內部創造成長所需的資金,不用發行新股以致稀釋股權,也不必舉債造成經營風險上升。

  不過低成本公司在大多頭市場期間,股價漲幅會輸給高成本的邊際廠商。舉例而言,假設有低成本的A公司每單位利潤4元,高成本的B公司每單位利潤1元。當景氣大好時售價提高2元,這時A公司的利潤成為6元,增加50%;B公司的利潤卻大增200%,成為3元。如果再考慮對B公司的評價改變,引發的本益比調整,則爛公司在多頭市場的漲幅將會十分可觀。

 

行銷組織完整

  生產效率高的製造商,如果行銷能力薄弱,就像力量強大的引擎,由於傳動皮帶鬆弛,效果將大打折扣。

 

研發能力強

  技術改良能讓企業生產更好的產品,或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務。

 

會計制度完整

  安全公司有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,能清楚每項產品的實際成本,也能提供數據作為經營改善的依據。

 

  第二章人力素質

  好公司的執行長能充分授權,組織強大的團隊,努力追求長期的成長。這類公司通常會由內部擢升人才,因為公司已經發展出一套管用的制度,要訓練習慣其它文化的資深員工,來適應這套制度並不容易。依費雪的看法,大公司如果必需從外界聘請執行長,通常是不好的兆頭,表示經營上已經出了問題。此外,公司第一號人物的薪水,如果遠高於第二、三號人物,表示這是一人主控大局的公司,並不是靠團隊力量在經營,投資人最好避開。好公司在人力素質上會有三項特色:

  

一、能適應環境的變遷

  好公司的管理階層會刻意建立能適應變革的組織結構,以因應環境的變遷。

 

二、員工認同公司

  好公司能創造尊重、關懷員工的環境,建立良好的溝通文化,完整的教育訓練及升遷制度,並有利潤分享計劃來照顧員工利益。一旦這種制度或文化建立起來,其它公司想要學習並不容易,會成為與競爭者的重要區別,值得特別重視。

 

三、管理者有長遠眼光

  許多公司的管理階層雖然強調長期成長,其實只注重短期利潤,努力於美化每一季的財報。但安全的公司則會為了長期目標而放棄眼前的利益,他們會預先雇用及訓練未來成長所需的員工,提供額外的服務建立和客戶間的忠誠關係,而不是從訂單中賺取最高利潤。

 

  第三章保護利潤的護城河

  安全股票一定擁有較高的獲利率,這樣才能支應企業擴張所需的資金,並安全渡過通貨膨脹的威脅。不過較高的利潤率也會吸引競爭者加入,所以必須有適當的護城河保護。通常靠專利建立的獨佔態勢很難持續,不是好的方法。企業界最常用的護城河是「規模經濟」,規模擴大可以降低單位成本、建立完整的售後服務體係、分散生產以貼近市場、降低運輸及廣告成本等。有一種投資方法強調只投資第二、三名的公司,因為第一名只可能往下掉,但二、三名卻有機會變成第一。費雪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,以製藥業來說,新藥問世後,率先進入市場的領導者會佔有60%市場,利潤率最高。跟進的第二名只能占有25%市場,利潤普通。第三名則只能分走10%市場,利潤最微薄。

  除了規模之外,研發創新能力也能取得領先地位,築起護城河。此外,特殊的行銷組織或手法,也能發揮相同功能。必須注意的是,利潤率太高不一定是好事,這反而會吸引太多競爭者的投入,不利長期發展。

 

非常潛力股書摘(四)

 

投資圖書館

arrow
arrow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