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億資金怎麼玩書摘(三)

   第十三章、網路泡沫與新興市場      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

  畢格斯太早在1999年看空科技股,並為此受了許多責難。當時學者格拉斯曼和哈塞特認為道瓊的合理價位是三萬六千點,群眾全站在他那邊,認為畢格斯的判斷有問題,因為科技及網路已經創造了新經濟,舊規則已經不再適用,回歸均數不過是過時的觀念。格拉斯曼和哈塞特都是備受尊敬的教授,而且是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資深經濟學家,這點使他們變得更危險。他們主要是提醒大眾,股票的長期績效超過債券,因此應該擁有股票,忘掉債券。因為股票長期和債券一樣安全,因此股票的本益比應該和債券相同,當時正好是一百倍。看來泡沫延續愈久,愈容易淹沒地位愈高、愈受尊敬的知識分子。

  歷史學家金德柏格說過,人類在瘋狂的歷史事件中,經常發生理性的人察覺到了市場的瘋狂,出場後又被投機氣氛吸引進去,最後慘遭毀滅的例子,牛頓就是其中之一。1720年春天,南海泡沫正盛時牛頓賣掉南海公司的股票,賺了一倍的利潤。結果股價持續飆漲,投機熱潮的感染力打敗了牛頓,他用更高的價錢,買回更多股票,然後在崩盤中全部虧光。俄羅斯古老的諺語說得好:「考慮過去,你會失去一隻眼睛。但忽略過去,你會失去兩隻眼睛。」投資前,歷史教訓還是不要忘記。

 

新興市場

  莫蘭擅長投資非洲與中東,都是別人眼中的投資沙漠,單這一點就能讓這些地區成為投資的沃土。他認為,尚未被發掘的開發中國家,股市成長潛力反而最大,因為這些投資邊疆地帶機會特別誘人。有些非洲公司因為設在非洲的關係,股價便宜得像廢物,但公司本身卻不是廢物。不過投資新興市場指數基金,並不能掌握開發中國家的投資機會,因為指數都經過股本加權,因此總是偏向已經被人發現,價格高漲的股票。莫蘭認為非洲市場的波動性遠比文明世界低,而且他的投資組合本益比不到九倍,殖利率超過5.7%。

  長期而言,莫蘭的基金靠著投資你不會想去的國家,而且沒聽過名字的公司而大發利市。不過這類基金很難成為主流,因為業務人員只會銷售熱門的產品,這些產品通常過去有良好的表現,而不是未來會有良好的表現。

 

  第十四章、傑出經理人:紀律嚴明又緊張的瘋子

巴魯克和李佛摩的做法

  巴魯克認為,他最重要的投資規則是迅速認賠出場:「在股市裡,第一筆虧損通常最小,大家可能犯的最大錯誤是盲目緊抱,拒絕承認判斷錯誤。…愈瞭解一檔股票,愈可能認為自己可以超越供需法則。連傻瓜都不敢介入時,專家會進場。」「很多新手會賣掉已經有利潤的股票,以便保護出現虧損的股票。因為良好的部位通常會有利潤,若下跌虧損也不多,因此在心理上比較容易賣出。而壞股票的虧損可能很大,因此大家都緊緊抱著期待反彈。真正聰明的做法,應該是賣掉不好的部位,留住好的股票。」

  至於買進時,巴魯克和李佛摩都認為要往上加碼,就如同賣出時要往下減碼一般。李佛摩的看法是:「除非第一筆交易出現利潤,否則絕不要買進第二筆,只有傻瓜才在跌勢中買進。」他強調只能持有強勢股,股價一走軟他立刻出脫。強勢的股票回檔後如果反彈無力,就是出脫的時機。這種留強汰弱的手法屬於波段操作法,畢格斯屬於價值型投資人,因此並不認同這種做法。不過,有時我們必須尊重市場,走勢和預期不同時,最好深入分析。

 

勤於學習

  投資不僅要和起伏的情緒對抗,也要從隱微中看出大趨勢,只有持續不斷地累積知識,才能把眾多零碎知識拼成完整的圖樣。巴菲特的搭檔曼格表示:「所有知識廣博的聰明人,沒有一個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看書。雖然在某些狹小的領域裡,有人不看書卻仍然有很好的表現。但投資的天地廣大,知識不夠淵博難以勝任。自認能精明投資,卻又不隨時隨地閱讀,是不可能的事。」

  日常收到的文字資訊中,90%對我們沒有價值,問題是,如果我們不瞄完全部東西,就無法把其中有用的10%精選出來。畢格斯不看大部分策略師或經濟學家的觀點,因為他們只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情,不是將來會發生的事情,他們不做預測,只是根據最近的趨勢推演未來。他們多數時候只跟在別人後面,根據最新經濟數據或市場方向,修正對未來的預測,因此總是落在趨勢後面,而不是走在趨勢前面,而且容易低估經濟發生劇變時的嚴重程度。

  畢格斯建議我們,重要的不只是閱讀,還要能精明地閱讀,不能只看符合自己偏見的資訊。身為投資人,必須主導知識的吸收,不能讓外界控制你。

 

  第十五章、沒有績效,明星變掃把星

好花不常開

  在大公司管理共同基金壓力很大,因為每天的淨值或每年的盈虧都會隨時公布,全世界都知道你是英雄或狗熊。順利時你會覺得自己天下無敵,一旦手氣不順所有人都會看扁你,低落的績效可能延續半年,甚至好幾年。勝利的興奮和失敗的痛苦,都會嚴重困擾操盤人。成功會讓自尊膨脹,信心大增,以致出現傲慢;挫折則具有毀滅力量,會促使投資人加強交易,希望用更努力及更頻繁的交易來改變一切。事實上加強交易只會帶來反效果,不只增加成本,而且容易犯兩次錯誤的危險:賣出的股票開始補漲,但買進的股票反而拉回整理。

  安德魯斯是精明勤奮的波段操盤專家,管理的資產有二百億美元。2000年時他的績效隨著科技股跌落谷底,2001年他誤判情勢,仍以多頭方式操作,到了2002年終於投降,改為偏空操作,把現金比率拉得很高,讓她不幸的錯失重要的反彈行情。一次失誤會導致另一次失誤,前一回偏多太久,導致接下來偏空太久,最後釀成嚴重的錯誤。

  投資人如果走錯一步,很容易讓基本步調錯亂,在該轉彎時再度犯錯。這並不表示再也無法回到正軌,只是說明風雨通常會自我強化持續好幾年。安德魯斯最後變得冥頑不靈,不肯傾聽市場的聲音。為了支持她提高現金部位的做法,她經常引用專家偏空的論點來支持自己,當基金績效滑落時,她的反應是增加交易次數,導致情況不斷惡化。這個經驗的教訓是:在投資世界裡,榮耀很短暫,成就只是數字遊戲,變化無常,因此不要太自傲。順利的航程之後,一定是可怕的風暴,夏天過後,冬天一定會來,要先有心理準備。

 

雪中送碳

  每一種投資法都會遇到亂流,史帝夫是謹慎、用功的投資專家,他會以合理價格,買進根據古典評價標準篩選的成長股,因此長期投資紀錄十分優異。不過這種穩健的做法卻讓他錯過了科技股的大多頭行情,在接下來的空頭市場中,又因為持有大筆恩隆的股票而虧損累累。他徹底的研究了恩隆公司,並多次親臨拜訪。當恩隆的股價逐漸下跌時,他像巴菲特一樣逢低買進,價值投資的觀念反而為他帶來了嚴重的傷害,最後客戶紛紛贖回,離他而去。

  當一檔基金被大量贖回時,往往是績效反轉的良好指標。其實,如果基金經理長期紀錄良好,萬一遇到寒流,務必抗拒轉換基金的衝動。回歸均數是投資的金科玉律,高明的基金經理長期必然可以打敗大盤,那麼在這些基金績效低於指數時贖回實在沒有道理。最好的做法是一旦找到好的基金經理,應該有耐心,不要稍不如意就匆匆離去。

  即使是最高明的投資專家,績效也會循環起伏。投資的目標是創造長期的高報酬率,而不是短期的勝利。幾年前巴菲特在演講中攻擊效率市場假說,認為股價已經完全反應所有資訊的說法,根本是胡說,他舉了十家以價值投資原則管理的公司為例證。讓人驚訝的是,雖然他舉的超級巨星長期創造了驚人的成就,但多數年報酬率有30%~40%不如大盤。不過,表現不如大盤時,差距通常很小;表現優異時則會大幅贏過大盤。而且在績效落後大盤的年分之後,通常都能創出驚人的報酬。這說明在基金碰到亂流之後離去,是代價極為高昂的錯誤,相形之下,在幾年豐收後減碼,是比較聰明的做法。

 

  第十六章、如何保住財富?

戰亂中的珠寶

  在承平時期有價值的資產,在戰亂時可能沒有什麼用處。一位富有的華人家族長老認為,高級珠寶是很好的保值之道,也是逃難必備的東西,比黃金還好用。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時,他的家族一夜之間從生活闊綽變得幾乎餓死,最後只好靠族裡的女性變賣珠寶熬過難關。1942年的香港珠寶很受歡迎,因為日本軍人的華籍女友喜歡珠寶,金塊因為裝飾價值不高,所以吸引力不如珠寶。其實整個人類歷史,征服者都會向占領國的女性求歡,因此香港當年的經驗應該是慣例。此外,黃金、白銀和珠寶都能對抗通貨膨脹,但鑽石卻不能,因為鑽石只是價格被操縱的商品。

 

費用及賦稅

  看一項投資的報酬率時,應該看扣除費用及稅賦後的報酬率,稅前的報酬率只是幻影。私人財富管理公司並不可靠,因為,最高明的人不是在基金業,就是從事代操工作,更厲害的人則會投入避險基金。資金量龐大的山姆投資成功之道是深入了解基金經理人,找到幾檔好基金集中投資,而且始終不渝。他選的避險基金都是積極管理,波動較為劇烈的基金。他認為避險基金是富人最好的投資工具,只是必須擁有分析的知識並不斷追踪。他很重視稅賦,所以不投資任何應稅債券或抗通膨國庫券。抗通膨國庫券不適合個人投資者,因為必須就通貨膨脹的部分繳稅,因此實質報酬率幾乎為零。至於不動產基金管理單位的利益和投資人不相符,不適合投資。

 

創投基金

  山姆認為大家過度吹噓創投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績效。投資顧問常舉耶魯大學等法人,過去三十年都創造接近30%報酬率的經驗作例子。但創投基金其實是高風險、競爭激烈的行業,死傷慘重,失敗率很高。而且新手進入障礙很低,又不容易退出。當然,如果時機掌握得宜,報酬率會非常高。從1969到2002年間,創投基金的平均年度報酬率為15.8%,同期間美國大型股的平均年報酬率為10.6%,對於幾乎沒有流動性的投資來說,創投基金的報酬率並不高。

  畢格斯認為現在並不是投入創投基金的好時機,因為超額投資的資金太多了,價格已經普遍被炒高。而且創投業收益的波動性很大,不是豐年就是荒年,而且循環幾乎和聖經說的一樣,七年豐年之後就是七年荒年。在豐年時表現好的創投基金報酬率驚人,絕佳的績效會吸引大量新資金投入,也會吸引大量模仿者跟隨,投資報酬率會因此快速消失。

 

避險基金

  選擇正確的避險基金很重要,在2003年前的五年內,避險基金績效前四分之一和後四分之一的報酬率差距為9.5%。避險基金的波動性約15%,遠低於私募基金或指數,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波動性為21%。至於避險組合基金的報酬則更為平穩。對於擁有大筆資金的退休人士,畢格斯的建議是一成買公債以備不時之需,二成買高評價中期免稅的投資組合,三成買先鋒股票指數型基金,剩下的資金分散投資五到十檔避險基金,或是幾檔組合基金。

  如果要把避險基金當成投資核心,必須花很多時間研究,雖然不必把投資當成專業,但至少要當成重要的副業。不能只聽謠言,如果基金吹噓自己發現了秘密的高報酬投資系統,最好不要相信。如果無法深入研究,就應該利用組合基金。組合基金在多頭市場績效能趕上指數,在空頭市場則有保本作用。在2003年以前的五年中,股市由多轉空,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每年下跌3.8%,但中位數的組合基金則每年成長6.3%。不過目前投入避險基金的資金太多了,績效可能會大不如前。

 

藝術品投資

  根據研究,高級藝術品的長期報酬率,在扣除持有成本前每年約9%,而持有成本約為2%。不過藝術品和股票一樣會產生泡沫,1990到1994年,隨著日本經濟泡沬破裂,藝術品價格大幅下挫了52%,雕刻品則暴跌60%。不過這些統計資料並不精確,因為拍賣公司和經紀商,都會努力維持藝術品價格永遠不跌的幻象。

  股票的價值主要由資產和獲利等因素所決定,跟流行比較無關,但藝術品是不是好投資,則跟流行有很大的關係。如果誤判將來的流行品味,業餘收藏就會變成輸家的遊戲。畢格斯的父母五十年前投資高價限量發行的藝術瓷鳥,結果五十年後價格仍然沒變,而且還不一定找得到買主。畢格斯建議應該因為愛看畫才買畫,不應該把畫當成分散風險的投資。

 上億資金怎麼玩書摘(五)

 投資圖書館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貓頭鷹 的頭像
    貓頭鷹

    賴老師投資教室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