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勝券在握(華倫。巴菲特的持資策略)(一)

   第三章盲從的短線投機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市場先生

  巴菲特創造了虛擬的市場先生,來說明一般投資人的愚蠢,他表示市場先生是一個情緒化的人,當他貪念升起或受到意外驚嚇時,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,為聰明的投資人創造了完美的投資機會。

  相對於公司基本面,市場的情緒對股價的影響更大。投資人和投機客的基本差異在於,投機客試圖捉住價格的波動並從中獲益,投資者則忽視價格的波動,只利用波動造成的低價機會買進。雖然二者有這樣的差別,但都一致認定:「投資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股票市場,而是自己的情緒。」

  一般認為散戶在股票市場無法對抗機構法人,其實散戶唯一的弱勢是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隨意買賣,只要堅守企業的本質,即使股價跌一半也能面不改色,不隨情緒走伏追漲殺跌,獲利便十分容易。

 

預測

  巴菲特不相信預測,他認為短期股價走勢根本無法預測,這一點和許多資深的投機大師看法相同。投機者雖然企圖從短期的價格波動中獲利,但像索羅斯這類的投機大師,卻一致認定股市很難預測,投機要成功必須靠策略,而不是靠預測的正確性。

  巴菲特認為未來的情況誰也摸不清,在股市已經一片看好聲中,反而必須付出較高的價格進場,因此他在別人貪心時反而戒慎恐懼,只有在大眾戒慎恐懼不敢進場時,才會勇往直前。

 

不按牌理出牌

  巴菲特最擅長在別人看壞某家企業時,發掘它所具有的潛力,因此能在恐慌時毫無畏懼地採取行動。他在1973年恐慌最嚴重時收購華盛頓郵報,在GEICO面臨破產邊緣時出手買進,在華盛頓公共電力無法按時償還債務時,大肆進場蒐購債券。巴菲特最喜歡悲觀的市場,並不是他喜歡悲觀的氣氛,而是喜歡它所製造出來的買進機會。

  一位金融業的朋友退休後在家操作,每回股市利空大跌其他人憂容滿面時,他反而心情愉悅。他告訴我,只有利空才能考驗股票的好壞,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泳褲,而且,也只有這時候才能買到便宜的股票。道理很簡單,奇怪的是我竟然經過很多年才能深刻體會,巴菲特的智慧何嘗不是如此。

 

市場真正的價值

  巴菲特發現,投資人總是厭惡對他們最有利的市場,但對那些不易獲利的市場卻情有獨鍾。好公司股價下跌時正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,但這時買進容易被套,所以投資人不喜歡此時進場;但在群眾情緒沸騰時,雖然會因買價過高而在長期遭致虧損,但買進後很容易因超漲而產生帳面收益,投資人反而趨之若鶩。技術分析派認為最聰明的順勢買法,卻是長線投資人最笨的買點。

  巴菲特認為人們之所以難以獲利,是因為完全以股價的漲跌作為買賣的依據,忽略企業的真實本質,要獲利便須打破價格等於價值的迷思。股票投資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評價企業的內在價值,雖然企業的本質有時會遭市場忽視,但長期必會完全反映。投資人如果沒有能力評價企業價值,就沒資格玩這個遊戲,就好像打撲克牌,如果你在玩了一陣子後,還看不出牌局裡的凱子是誰,那麼那個凱子就是你。

  這也點出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的差別,技術分析派認為一切資訊都會反映在股價中,所以價格變動即是一切。而基本分析派則認為價格不過是虛幻妄想,本質才是重點。誰對誰錯?實在沒有定論。不過,技術分析有太多的「偶然性」,隨機成分太高,風險較大,所以資深的投資人會自然朝巴菲特的做法趨近,因為基本分析長期有較強的「必然性」,只要不買在天價,營運持續成長,股價不可能永遠貼在地面。

 

通貨膨脹

  巴菲特投資法並不考慮市場多空,不過他對通貨膨脹倒是特別注意。他認為通貨膨脹是政治現象,而非經濟現象,對美國而言,因預算赤字及貿易逆差引起的通膨會影響投資人的實質報酬率。傳統觀念認為股票能對抗通膨,但統計發現,股東權益報酬率和通膨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。為避開通膨的傷害,巴菲特會避開需要大量固定資產,或必須持續投資才能保有競爭力的企業,選擇擁有經濟商譽的公司。

 

經濟商譽

  何謂經濟商譽?經濟商譽不同於會計商譽,以巴菲特購買的喜詩糖果而言,它擁有八百萬有形資產,每年卻能創造高達二百萬的稅後盈餘,這並不是靠它的工廠或設備賺來的,而是因為優良的產品及服務,所以能將價格訂得比較高。例如台積電和聯電進入晶圓代工的時間差不多,設備也類似,奇怪的是台積電的毛利就是比較高,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經濟商譽的差別。

  經濟商譽不但能帶來平均以上的股東權益報酬率,企業的價值也會隨著通貨膨脹而增加,是對抗通膨最好的工具。至於須再投資大量資金才能維持競爭力的企業,例如DRAM或面板「慘業」,是一條沒有出口的高速公路,不持續加緊油門投資就會被淘汰,是最差的選擇。

 

耐心等待、長期持有

  傳統投資觀念認為必須將資金分散在不同股票,才能規避風險,但巴菲特不認同這種做法,他認為所謂風險是投資自己不了解的企業,因此他只投資在有把握的公司身上。由於對科技業不了解,他從沒買過科技公司,也不買公用事業股,因為利潤太過固定,他將資金放在精選出有長期競爭力的公司,1986年,首都/美國廣播公司、GEICO及華盛頓郵報就佔波克夏投資組合的93%。

  巴菲特集中持股的做法深受葛蘭姆影響,葛蘭姆只有在所有的因素都對他有利時才買進股票,拒絕誘惑的能力,是他獲利的重要原因。而一般投資人則什麼股票都想買,不肯耐心等待有價值的投資機會。巴菲特強調: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動,長期守住幾支前途看好的股票,不要輕率地買賣體質欠佳的股票,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奇妙的是,投資和投機雖然天差地別,但在這方面觀點竟然類似,投機大師李佛摩強調,不斷的操作並不能賺大錢,忍耐最好的時機出現,並坐著不動耐心持有,避開操作的衝動,才是致勝的法則。老子云: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」還真有道理。

 

旅鼠

  旅鼠是一種生長在苔原地區的小型齧動物,正常時期旅鼠在春天四處遷徙,尋找食物和住所。但每隔三到四年,旅鼠的數量開始增加,原本夜間活動的小動物,也開始大膽在白天集體行動,一旦遇到障礙,旅鼠越聚越多,強行越過所有障礙,不理性的往同一方向前進,最後到達海邊後,奇妙的事發生了,牠們爭先恐後往大海游去,拼命向前直到力氣用盡淹死為止。人類的投資行為和旅鼠差異不大,股價之所以大幅波動,並不是受公司本質的影響,而是投資人旅鼠般的行為所造成。

 

勝券在握(華倫。巴菲特的持資策略)(一)

勝券在握(華倫。巴菲特的持資策略)(三)

投資圖書館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價值投資 股市 投資理財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