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                 散戶投資正典書摘(二)

   第十章全球投資             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全球股市的變化

  1989年,長期維持全球第一的美國股市,把寶座讓給人口只有美國一半的日本。可惜日經指數在1989年漲到39000點後便開始崩跌,到了2002年下挫到8000點,跌勢比美國1929年的大崩盤還嚴重。1997年,崩盤的惡運輪到新興市場,讓這些剛被捧上天的經濟新秀,股匯市同時經歷史上最慘重的下跌。以美元計價,印尼、泰國和俄羅斯的市值跌掉九成,菲律賓和南韓也跌了八成以上。股災像傳染病一樣在1998年延伸到拉丁美洲和東歐。等2000年惡運又轉回開發國家,新興市場卻意外抗跌。 

國際分散投資

  因為各國股市不一定會聯動,投資國際股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報酬率,而是為了分散風險。不過,近年來全球股市連動性提高,短線尤其明顯。投資國際股市必須承擔二種風險:一種是外國股市本身的波動風險,屬於地方風險。其次是將資金匯回國內時的匯兌風險。不過持有國外股票的總風險,低於地方風險和匯兌風險的總合,因為匯率走勢往往和股市相反。

  效率最佳的風險/報酬投資組合,並不是風險最低的組合,而是風險與報酬平衡的組合。直覺上當本國和外國股市的相關性越來越高時,應該降低外國股市的比例,不過事實剛好相反,因為外國股票可以得到更好的風險/報酬抵換,因此外國股票的吸引力反而更高。

  表面來看,外匯避險能消除國外投資的風險,但長期來看,避險不但沒有必要,而且反而不利。例如國去一百年來,1英磅從4.8美元貶到2美元,可是英國利率高於美國利率。因此,投資人持有英國股票而且不做外匯避險的美元報酬,會高於有避險的報酬,外匯避險反而增加美元報酬的波動性。長線利率主要由各國的通貨膨脹水準決定,這種現象稱為「購買力平價」。由於股票背後有實質的資產基礎,長線報酬能彌補通膨的損失,因此根本不需要外匯避險。

  自從科技泡沫破滅後,產業關聯性大為降低,在決定投資組合時產業差異便相對重要。席格爾認為,未來在全球投資上,選類股會取代選國家。雖然各國之間仍存在差異,但在全球化時代可能會逐漸消失。

  長遠來看,雖然現在已開發國家股市佔全球九成以上市值,但估計未來會縮減為三成。中國和印度股市將佔全球股市三分之一以上,只有完全分散到全球的投資人,才能得到最佳的低風/報酬比。

 

    第三部 經濟局勢對股市的影響

  第十一章黃金、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

金本位

  大蕭條以前,各國都採金本位制,由於黃金存量相對穩定,因此雖然物價在不景氣時會下跌,景氣過熱時上漲,但長期都能維持穩定。不過金本位也代價也不小,因為政府只能根據黃金存量發行貨幣,這等於放棄貨幣控制權,在經濟蕭條時便無法透過寬鬆政策刺激經濟。

  1929年大崩盤後全球經濟嚴重衰退,銀行出現恐慌性擠兌,當時聯準會沒有採取寬鬆政策阻止擠兌,導致情況不斷惡化。在銀行領到鈔票的人紛紛轉換成黃金,這導致政府的黃金準備大量流失,而且擠兌風潮很快傳到歐洲。為了防止黃金存量失血,1931年9月英國宣佈放棄金本位,官員悲觀的認為股市必然重挫,結果令人大感意外,投資人反而將此視為大利多,股市隨之大漲。因為放棄金本位後,政府便能放手寬鬆銀根,為經濟注入強心針,而且英磅貶值也能提振出口。一年半後美國也跟進,結果股市反應出奇的熱烈,兩天便大漲15%。

  二次大戰後國際簽訂布列頓森林協定,美國承諾讓各國以每盎司35美元換取黃金,條件是各國的貨幣必須釘住美元。美國在戰後擁有近300億美元的黃金,但戰後通貨膨脹嚴重,民間兌換價飆到每盎司40美元,各國政府紛紛向美國兌換黃金,到了1971年美國只剩下110億美元。尼克森只好宣布關閉「黃金窗口」,從此黃金便永遠和貨幣脫鉤。而股市也熱烈反應,大漲4%。金融史上凡是政府暫停金本位或是貨幣貶值時,股市都會大漲。歷史經驗指出:寬鬆貨幣會增加流動性,對股市絕對是大利多。

 

央行的貨幣政策

  通貨膨脹簡單的說,就是「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。」改採貨幣本位制後,六十年來通貨膨脹成為常態,決定物價水準的因素是貨幣流通量,每次惡性通膨都和貨幣供給過剩有關。戰後的通貨膨脹一直到伏克爾上台才控制住,他不再以利率高低主導政策,而是控制貨幣供給量,不管利率高低。這個做法雖然讓股市重挫,卻成功控制住通膨。事實證明,緊縮貨幣是控制通膨的唯有效的方法。

  過去五十多年來,利率的變化一直是預測股價最好的指標。席格爾統計發現,1955年以來,美國共調升112次利率,升息後十二個月股票的平均報酬率是7.5%。調降108次,之後的平均報酬率為15.3%。不過自2000年後,利率和股市的關係,竟然和歷史記錄相反,利率降低股市報酬竟然跟著下跌,利率調高時報酬反而增加。所以未來二者的關係如何,還值得觀察。

 

通貨膨脹與股市報酬

  擴張性貨幣政策會刺激通貨膨脹,而歷史數據顯示,股價的長線報酬與通貨膨脹亦步亦趨。因為股票代表實質資產的所有權,所以能隨通貨膨脹上漲,在通膨期間購買股票也稱為通膨避險。二次大戰後通膨最嚴重的六十年,股票的實質報酬率超越過去一百五十年。不過這個關係只有長期才存在,短期內股價還是會隨通膨升高而下跌。

  為何股票短期會因通膨而下跌?當通膨是因貨幣供給增加,造成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,則長期股價會隨之上漲。不過,若是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,例如石油危機下成本飆升所推動的通貨膨脹,因為售價無法完全反映成本,股價便會受影響。此外,通貨膨脹會扭曲資產的帳面價值,使得折舊提列不足,或者會計成本無法反應真實的商品價值,都會虛增獲利,導致稅負較高,也會間接影響股價。

 

  第十二章股票與景氣循環

  影響股市最主要的因素是景氣狀況,不過二者步調不一定會一致。1987年一位經濟學者發表樂觀的預測:未來四季美國GDP成長將超過4%,三年內企業獲利都有兩位數成長。雖然他的預測完全正確,但演說後便發生美股史上最慘烈的崩跌,一天內下跌了23%。雖然這種「假警報」偶爾會出現,但通常在經濟衰退前,股市必定先下跌。

  由於景氣反轉一段時間後才能確認,而且股市總是在衰退前下跌,在復甦前上漲,因此等確認景氣轉向才進場,通常已經太遲了。1802年以來的經濟衰退中,有九成在衰退前股市已經下跌8%以上。不過並不是每次股市下跌8%以上都會出現經濟衰退。1987年8月到12月,股市共下跌了35%,但之後並沒有出現經濟衰退。

  二次大戰後的統計顯示,指數高點領先經濟衰退平均為5.7個月。特殊的是,1980和1990年的衰退,事前股價並未反轉。至於指數低點早於景氣反轉的時間,平均約為4.8個月。相對而言,指數頂點到景氣高點的時間差距較大,也較難預測。

 

  第十三章國際事件對金融市場的衝擊

  從1885年道瓊工業指數成立以來,日跌幅5%以上的共有126次,其中不到25%是由具體事件所引起。當日波動幅度前十名中,只有兩次有具體原因,像1987年1美股22.6%單日最大跌幅,竟然和任何事件都沒有關係。就算有新聞事件,股價波動究竟是哪條新聞所造成,往往各大媒體之間看法也不一致。至於過去一百年來,因具體事件而嚴重影響股價波動的前五名中,有四次是貨幣政策所引起,顯見貨幣政策是影響股價波動最重要的原因。

  股市最怕不確定性,任何讓投資人震撼卻又弄不清狀況、沒有前例的事件,都會造成重大影響。例如總統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,或者總統健康狀況出問題,都會引發股市恐慌。不過,通常繼任者一上台,不確定性消失後,股市便會強力反彈。此外,投資人對不同政黨會有不同預期,間接影響股價水準。而傳統認為總統任期第四年為了勝選,股市的報酬會最高,不過統計卻發現,任期第三年的報酬率反而最高。

 

  第十四章股票、債券和經濟數據

好消息哭、壞消息笑

   1996年7月5日,新聞播出:「失業率5.3%,創六年來新低,時薪增加9%,為三十年來最大漲幅」的消息。柯林頓總統對此大表欣慰,但華爾街卻大為震驚,股市開盤前期貨就先大跌2%。任何經濟數據不僅顯示經濟情況,也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。所以經濟主流認定的好消息,往往被華爾街視為壞消息。因為不只企業的獲利能力會影響股價,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有重大的影響力。

  強勁的經濟數據雖然是股市利多,但同時也會推升利率。至於那一個影響比較嚴重,要看經濟位在景氣循環的哪個階段。在經濟衰退中,比預期強勁的經濟報告會推升股價;但在擴張期尾端,由於通膨威脅加劇,因此利率的影響比較大。通常連二個月公佈的數據方向相同時,第二個月一公佈,市場就會強烈反應。

  市場並不是對公佈的數據做出反應,而是對預期與實際數據的差距做出反應。所以重要的不是經濟數據的好壞,而是與預期的差距。股價在數據公佈前已經根據預期做了調整,如果公佈的數據比預期好,即使公佈的是壞消息,股價反而會上漲。

 

各種經濟數據

  「失業」的定義是過去四周曾「積極地」找工作的人,一旦懶得再找工作便不叫失業,所以這個數字不一定客觀。在經濟復甦早期,不想找工作的人可能湧入就業市場,反而會讓失業率增加。所以在預測景氣時,失業率的參考性已經降低。

  「採購經理人指數」是供應商協會調查訂單、產量增減情況。指數50表示製造業生產活動增加和減少的公司各一半,低於50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,若低於40則幾乎宣告進入衰退期。

  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」是製造商的進貨成本變動情況,但不包括服務業。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」是涵蓋商品及服務價格的變動,二者是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。不過能源會因炒作而大幅波動,食物則容易受季節因素影響,因此央行比較重視扣除食物和能源後的核心物價指數。

  席格爾建議,根據這些數據來操作,只適合投機客,一般人只要堅持長期投資,不用管這些數據,就會有不錯的成績。

 

    第四部 短期股價波動

  第十五章指數股票基金、指數期貨和選擇權

ETF及期貨

  指數股票型基金(ETF)是最創新、最成功的新金融工具。這是由投資公司所發行,並在交易所掛牌,像股票一樣買賣的投資工具。由於在交易時並沒有真的賣出持股,所以在美國也有節稅效果,優勢比共同基金多。

  期貨則是「賭」未來某個結算日的指數。期貨是現貨的先行指標,1992年4月13日,芝加哥金融區大停電,期貨在11點43分停止交易。期貨一停盤,股市立刻呈現停滯,成交量減少25%。沒有期貨可以參考,股市幾乎變成「腦死」。期貨對股市的影響在結算日最明顯,當天股市的波動會更劇烈,若同一天又有選擇權要結算,則波動會更大。

  在美國ETF及指數期貨,可以協助現貨操作,避開稅負問題。尤其是ETF,不管是節稅或投資都非常有利,至於期貨則因風險太大,最好少碰。如果偶爾想投機一下,選擇權是較佳的選擇。

 

選擇權

  選擇權有買權或賣權兩種,可以在到期日以約定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及指數。選擇權可以複製期貨或ETF,所提供的策略遠多於期貨。例如買進買權,賣出賣權便能複製期貨多單,2009年4月30日,台指期貨突然漲停鎖死,許多人在場外苦無買進機會。當時懂得用選擇權複製期貨多單的投資人,全大賺了一筆。

  不過選擇權市場有85%的散戶賠錢,選擇權買家不僅要看對方向,更要掌握時機,難度很高。至於買權的賣方,則多半持有股票,這種「買股賣權」的策略,幾乎穩賺不賠,如果股票下跌,能賺到賣出買權的權利金。如果股票小漲,股票的獲利會大於賣出買權的損失。只是在股票強勢上漲時會錯失大賺的機會。至於賣權的賣方,由於沒有這樣的利益,所以人數比較少,因此價外的賣權權利金通常都很高。

 散戶投資正典書摘(四)

 投資圖書館

arrow
arrow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