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天為敵書摘(四)

   十五、有價證券投資風險         ~~~ 賴老師投資教室

分散投資

  基金經理錢彼昂表示:投資管理既不是藝術,也不是科學,而是設計與管理投資風險的工程。投資史上從來沒有人想到用數字界定風險,過去的觀念只知道股票有風險,而且風險大小有差別。

  1960年代講求積極管理的基金大受歡迎,例如曼哈坦基金的蔡傑瑞,或哈特威坎波成長基金的哈特威,都被奉為英雄。1973年大崩盤後,投資人才瞭解所謂創造奇蹟的人,只是在多頭市場勇於下注的賭徒。事實上在股市或債市能賺多少錢,根本無法掌控,因為投資人的報酬決定於未來接手的人願意付什麼價錢,而眾多投資人的行為既沒有人能控制,也無法預測。

  二次大戰剛結束時,社會上普遍存在所有難題都能解決的樂觀心態。1952年馬可維茲茨發表《投資組合的選擇》一文,目的是利用風險的觀念,為希望獲得穩定收益的投資人,設計投資組合。他將風險與變異視為同義詞,投資報酬的變異是指報酬在平均值兩側擺盪的幅度,類似統計上的標準差。變異量愈大,平均報酬就愈不能代表投資的最後結果。

  分散投資是對抗報酬變動最有力的武器,也符合多數人的需要。許多人寧可降低預期收益,也不要讓投資變成孤注一擲的賭博。雖然馬可維茲沒有提到賽局理論,但分散投資的觀念和賽局理論的策略有頗多類似之處。在分散投資時,一個玩家是投資人,另一個是玩家是莫測高深的股市,要贏過這個對手根本不可能,所以採分散投資,不追求暴利的策略,能大為提高生存機會。

  分散投資的利益很明顯,從1970到1993年,史坦普五百大指數的年平均報酬率是11.7%,標準差為15.6%。包含歐洲、澳洲、遠東的EAFE指數同期年平均報酬率是14.3%,標準差為17.5%。如果投資包括25%EAFE指數及75%史坦普五百大指數的投資組合,年平均報酬率比史坦普五百大指數高0.06%,但標準差會降低2.3%成為14.3%。

 

理論的爭議

  馬可維茨用統計數字量度不確定性,取代粗糙的直覺,使傳統選股手法變成選擇高效率投資組合,降低報酬的變異性並提高報酬率。雖然預期收益率愈高,涉及的風險也愈大,但馬可維茨的理論卻能在風險相同時,有更高的報酬率;報酬率固定時風險會下降。不管投資人的目標是追求報酬或強調安全,都可以用資產配置達到目的。馬可維茨將風險提昇到與報酬同等地位,掀起投資管理觀念的巨大改變。

  不過,馬可維茨的觀念仍有爭議之處,首先,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時是不是理性?其次,變異量是否真能代表風險?最後,風險與報酬率成正比的假設是否隨時成立?可不可能存在低風險但高報酬的投資機會?

 

投資人夠理性嗎?

  以第一個問題而言,投資人是否有能力估算預期報酬率及變異量。而且一如凱因斯強調的,用過去的數據推估未來很危險,馬可維茨的方法必須用過去的數據推估未來,之間會產生可觀的誤差。

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馬可維茨和夏普合作發展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」,他們不計算個別證券之間的相關性,而是估計個股相對於整體市場的變動。在模型中,資產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性稱為β值。不過,投資組合或證券如果要用預期的平均收益及變異量來代表,必須符合常態分配,但真實狀況並不完全符合,所以在應用時容易出問題。幸好實際分佈狀況和常態分配相去不遠,所以已經足夠計算投資組合風險時之所需。

 

變異等於風險?

  統計數據也支持變異量能代替風險。統計發現,大部份時間裡若變異升高,資產的價格就會下跌。不過這個定義並沒有把時間因素納入考慮,一旦將時間拉長,風險和波動的關係就降低了。對像巴菲特這類無視短期波動的投資人而言,波動代表的是機會,而非風險。但對短期內急需現金的人而言,波動的影響便異常巨大,因為他可能在虧錢時賣出。其實風險最簡單的說法應該是虧錢,因此零收益成為投資人規畫投資組合時的重要指標,合理而言,所謂風險應該是投資組合虧損的可能性。

  上述的觀點和馬可維茨有很大的差異,假設1955年有兩位投資人,一位投入史坦普五百大股票,且計畫持股四十年;一位投資三十年期國庫券,而且每年調整一次,只保留三十年債券。根據馬可維茨計算風險的方法,股票的年平均報酬率12.2%,債券6.1%;股票的標準差15.3%,債券為10.4%。一旦時間拉長,股票的高收益率便足以彌補較大的市場波動而有餘。例如,股票任一年零收益的機率是22%,但債券則有28%的機會賺不到錢,債券的投資風險反而比較高。

  另一個例子是十三個新興市場的股市,從1989年到1994年波動性是史坦普五百大的三倍,但投資新興市場組合的投資人賠錢的月份較少,甚至在1994年股市大跌後,報酬還是比史坦普五百還要高。以這個角度來看,史坦普五百大指數的風險反而比新興市場指數還高。

  

風險參數變動不居

  利用變異性代替風險另一個問題是,變異性並不穩定。從1984年到1990年,史坦普五百大每月收益年標準差高達17.7%,接下來四年標準差卻只有10.6%。顯示波動性本身就會隨時間變化,使風險評估變得更複雜。此外,不同年齡、所得對風險的感受也不一樣。1990年夏普發表一篇論文,分析財富的改變對投資人風險態度的影響,他認為財富增加會使人有更大的空間吸收損失,所以會更有興趣冒險,但賠錢則會讓人畏懼冒險。夏普認為,這種避險心態可以解釋為什麼每逢多頭或空頭,市場都會出現超漲或超跌現象。

 

    卷五 探索不確定的未來

  十六、世無常數

展望理論

  心理學家卡尼曼發現迴歸無所不在,大豌豆生的下一代會傾向比自己小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無止境的愈來愈好或愈變愈差,最終都會向平均水準迴歸。忽略均數迴歸是導致預測錯誤的重要原因。此外卡曼尼和特維斯基又提出「展望理論」,點出人性上兩個弱點也會影響預測的正確性:首先,決策者會感情用事,缺乏自制力。其次,一般人傾向以少數觀察結果來代表整體,產生以偏蓋全的錯誤,而且傾向用主觀的信心水準來評估,而不是理性的判斷。

  人們並非完全理性,有時對風險避之唯恐不及,但換個情境,卻又變得熱愛風險。我們會過分注意驚心動魄,但發生機率極低的情況,忽略經常發生的普通事件。投資時一開始我們還能抱著理性態度面對,一旦碰到幾次意外的成功後,就會把均數迴歸忘得一乾二淨,最後反而帶來傷害。

  展望理論最大的成就是發現,人們對獲利和損失的決策方式並不對稱。例如要求受試者在下列二個選項中作選擇:第一個選項是受測者有80%機率可贏得4000元、20%機率一毛也拿不到。第二個選項是得到三千元。雖然第一個選項的期望值較高,但80%的受測者會選擇三千元。人們一如過去學者所說的,厭惡風險。不過,如果把選項改成有80%機率損失四千元,20%機會打平,或者百分之百損失三千元,有92%的人會選擇賭賭運氣。雖然前一個選項的期望值較低,但在涉及損失時,人們會追求更高的風險。

 

不對稱的決策行為

  另一個實驗也很傳神,假設某社群發生罕見疾病,預期有六百人會因而死亡。處置方式有兩種:甲方案可以救兩百人;乙方案有33%機會可以全部救活,但有67%機會全部死亡。結果有72%的受測者選擇救活200人。不過,若將選項改成:甲方案六百人中會有四百人死亡;乙方案有33%機會沒有人會死亡,但67%機會死六百個人,則78%受試者會選乙方案。以理性的角度來看,這個結果充滿矛盾。

  卡尼曼的解釋是人們並不厭惡風險,但卻厭惡損失,損失的影響比獲利還大。這個發現顛覆了白努里:「邊際效用跟已擁有的財貨數量成反比」的概念。依白努里的概念,冒險機會的價值由原有財富數量決定。但卡尼曼卻認為,冒險機會的價值主要看是獲利或損失。只要改變參考點,便能操縱人們的風險決策傾向。

  賽勒用下列研究來說明這種現象:他告訴一班學生,他們剛贏得30元,換言之,他們的起始財產是30元。學生也可以選擇擲銅板,出現正面贏9元,反面輸9元,結果有七成學生同意擲銅板。另一班學生的起始財產是0元,選擇是擲銅板,正面得39元或反面得21元;或者穩拿30元。結果只有43%的學生選擇擲銅板。雖然兩班學生的期望值都一樣,但改變參考點便能影響他們的行為,賽勒把這現象稱為「私房錢效應」。(投資時,買進的價格會成為參考點,股價在之上或之下,投資人對是否要賣出的判斷會不一樣。當公司出現問題,而股票位在買進價之上時,投資人很容易便決定出清,一旦呈現虧損,要賣出就很困難。投資人若無法跳脫這個迷思,便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。)

  由於投資人厭惡損失,而且接受損失無異承認錯誤,這使得他們在決策錯誤時,寧願繼續錯下,希望有朝一日市場會反轉。(這時投資行為已經由理性判斷,變成期待命運之神眷顧,完全淪為賭博。)

 

厭惡模糊

  艾爾斯柏格提出「厭惡模糊」現象,意思是指一般人冒險時,喜歡選擇機率已知的情況,因此在做決策時,是否有足夠的資訊很重要。例如要受試者從兩個各裝一百個紅球及黑球的罐子中,賭抽出的是紅球或黑球。其中第一個罐子已知紅、黑球各五十個,但第二個罐子比例未知。雖然二個罐子獲勝的機率值一樣,但絕大多數受試者都賭第一個罐子。

  一般人只有在自覺胸有成竹,瞭解內情時,才會把賭注押在模糊的信念上。缺乏這樣的自信,他們才會賭機率。例如玩飛標時,雖然能命中的點數很不確定,而隨意射的機率值則很明確,但人們寧可比命中的點數,也不願意賭隨意射中的機率。同樣的,熟悉政局而不懂足球的人,寧可賭政治事件的發展,也不願賭勝算相同的機率遊戲。不過,若要他們賭球賽,他們反而寧願賭機率遊戲。(為什麼許多初入股市的投資人會傾向用技術分析,而不是投資在指數上?因為多數投資人的啟蒙教育都是靠電視上的投顧老師,而這些投顧老師最喜歡用技術分析來吹噓,所以他們一開始就建立投資股票等於技術分析的連結。其次,按照厭惡模糊」現象,技術分析在投資入初入股海時,是他們唯一比較容易捉住的浮木,讓投資人較有自信面對變局,自以為擁有投資結果的主導權。)

與天為敵書摘(六)

投資圖書館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風險管理 股市 投資理論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頭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